本校學位論文庫
CITYU Theses & Dissertations
論文詳情
严晨
彭俊
教育學院
教育學碩士學位課程(中文學制)
碩士
2021
基於生活教育理論下的語文古詩文教學策略研究 : 以四川省南充市X 小學爲例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 A Case Study of X Elementary School in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小學生 ; 生活教育理論 ; 古詩文 ; 教學策略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 life education theory ; Chinese ancient poetry ; teaching strategies
公開日期:不開放
當前,語文教材在改動中融入更多的古詩文,期望能夠通過增加大量古詩文的教育提升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使得傳統文化的風采能夠得到更好的展示。而生活教育理論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則能夠利用生活情境加強學生對於古詩文的認識,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結合新時期的發展需求,進行傳統思想和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本研究屬於個案研究,主要是以四川省南充市X小學的語文教師和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基於生活教育理論,通過訪談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課堂觀察法,針對四川省南充市X小學的古詩文教學情況進行針對性、全面性的分析,試圖以優化教學策略和理論研究兩個層面為切入點,分析出當前該小學語文課堂主要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側重講授忽視生活聯繫;二是學生課程生活化體驗偏低;三是古詩文教學策略單一性較高。最後,本研究針對上述問題擬探索出如下策略:一要全面理解教材;二要提高教學目標層次;三要對教學內容再探究;四要增強教學方法的情境性與綜合性;五要促進學校、教師資源的開發;六要增強作業實踐性、七要豐富教育教學評價。希望能夠引導該校教師進行教學策略的優化與探索,對該案例學校在語文古詩文教學與生活教育理論的聯繫方面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Nowadays,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corporate more and mor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during the changes, hoping to enhanc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increasing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education, so that the elegant demean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better dis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life education theory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by using actual life situation,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ies and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al lif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ew period,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mainly taking the Chine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X Primary School in NanC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research will b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by using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alysis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prose teaching of X Primary School in NanC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targetedly and comprehensively, trying to optimiz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mainly exist in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First, teachers mainly focus on teaching theories and ignore real life connections. Second, students' curriculum life experience is low. Third,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relatively simple. Finally,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 First, fully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eco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ird, re-explore the teaching content. Fourth, enhance the situ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nature of teaching methods. Fifth, promote the develop of school resources. Sixth, enhance the practice of homework. Seventh, enrich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can guide the X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o optimize and explor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ase school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and life education theory.
2022
中文
85
致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 1
1.1.1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需求 1
1.1.2部編版教材改革的教學需求 2
1.1.3現階段我國語文古詩文教學實際情況 4
1.1.4南充市X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實際情況 5
1.2研究目的 6
1.2.1研究目的與問題 6
1.2.2研究意義 6
1.3研究內容 7
第二章 文獻綜述及概念解析 9
2.1概念界定 9
2.1.1語文 9
2.1.2古詩文 9
2.1.3教學策略 10
2.2理論框架 10
2.2.1生活即教育 10
2.2.2 社會即學校 12
2.2.3教學做合一 12
2.3文獻綜述 13
2.3.1生活教育理論研究現狀 14
2.3.2古詩文教學方法研究現狀 15
2.3.3生活教育理論在古詩文教學中的應用 2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2
3.1研究方法論:個案研究 22
3.2研究方法 22
3.2.1半結構式訪談法 22
3.2.2問卷調查法 23
3.2.3觀察法 24
3.3數據分析 25
3.3.1主題式分析 25
3.3.2描述性分析 25
3.4研究倫理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7
4.1教師訪談結果 27
4.1.1教師對生活教育理論與古詩文教學的認識 27
4.1.2教師對語文古詩文教學目標的認識 29
4.1.3教師對語文古詩文教學重難點的認識 31
4.2問卷調查與觀察結果 32
4.2.1教師古詩文知識儲備 32
4.2.2教學目標設計 34
4.2.3教學內容設計 37
4.2.4教學方法的選擇與使用 42
4.2.5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活動拓展 48
4.2.6教師對古詩文作業佈置 51
4.2.7教師對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的評價 53
4.3 X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56
4.3.1教師側重講授忽視生活聯繫 56
4.3.2學生課程生活化體驗偏低 57
4.3.3古詩文教學策略單一性較高 58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60
5.1 X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問題的原因 60
5.1.1 對生活教育理論和古詩文教材認識不足 60
5.1.2 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61
5.1.3 “考試分數論”仍佔據主流思想 61
5.2策略研究 62
5.2.1全面理解教材,增強詩文儲備 62
5.2.2提高教學目標層次,促進學生“感悟” 63
5.2.3對教學內容再探究,貼近生活“風趣” 64
5.2.4增強教學方法的情境性與綜合性 65
5.2.5需要再促進學校、教師的資源開發 66
5.2.6增強作業實踐性,給予及時回饋 67
5.2.7評價內容多樣性、主體多元化 68
第六章 結論 70
參考文獻 72
作者簡歷 76
附錄一 77
附錄二 78
附錄三 83
1.丁怡(2018)。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詞吟誦教學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揚州大學,揚州。
2.王彥芳(2018)。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課堂美育滲透探究。好家長,(72)。
3.王瑤(2016)。小學中年級古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瀋陽師範大學,瀋陽。
4.王攀峰(2007)。走向生活世界的課堂教學。教育科學出版社。
5.王豔梅(202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實踐。當代家庭教育。(050),84-86。
6.申林靜(2008)。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
7.任運昌(2010)。新課改進程中的古詩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小學,(7),6。
8.李建霞(2017)。古詩詞教學策略淺談。語文建設(8X),2。
9.李家棟(2009)。語文生活化理論與實踐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
10.李新權(2016)。論初中古詩詞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廣西教育,(13),97-97。
11.李麗軍(2016)。淺析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科學中國人,(4X),1。
12.汪潮(202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最新思想及頂層設計解讀。福建教育,(18):8-12。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4。
14.吳蕾(2016)。淺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新課程(小學),(4)。
15.邱素芬(2021)。小學古詩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新課程,(40):60。
16.邱偉光,張耀燦(2015)。思想政治教育學基本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2。
17.金生鈜(2019)。享用:學校教育生活之於兒童的意義——對兒童享用教育生活的現象學解釋。教育倫理研究,(00),3-16。
18.周娜偉(2019)。新課標視域下小學語文古詩課堂中的美育滲透。文淵(小學版),000(007),224。
19.於波(2018)。小學古詩文教學的難點與對策。大連教育學院學報,34(02),78-79。
20.胡虹麗(2010)。堅守與創新:百年中小學文言詩文教學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9-10。
21.胡海芳(2019)。幼兒數學教育在生活教育理論中的實踐。科學大眾:科學教育,(5),1。
22.柴亞萍(2021)。促進高中生審辯思維發展的學習評價活動方案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北師範大學,蘭州。
23.陳琳(2022)。“生活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學苑教育。(06),57-58+61。
24.陳羿(2018)。情境教學於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考試週刊,(103),1。
25.陳穎(2021)。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中學語文。(30),101-102。
26.陶行知(198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7.陶麗豔(2013)。小學古詩文閱讀教學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
28.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1991)。陶行知全集(第Ⅱ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9.曹淑梅(2015)。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現狀及其突破。基礎教育論壇,(9X),1。
30.梁蓉2019。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語文中的運用芻談。讀與寫(上,下旬),016(002),79。
31.張亞洲(2011)。運用教材策略。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32.張小傑(2014)。生活化教學背景下高中古詩文教學探究。陝西師範大學,西安。
33.張智怡(2021)。高中政治課應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師範大學,遼寧。
34.黃靈娟(2018)。基於多樣化教學模式的高中語文古詩歌教學。名師線上,(21),18-19。
35.楊春芳(2017)。基於生活教育理論,探索古詩詞教學與社團活動的有效結合,生活教育,000(009),P.32-33。
36.楊娟娟(2021)。基於累積學習法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新課程,2021(46),129。
37.趙坤(202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新理念、新變化、新探索和新挑戰。教育評論,(05):10-16。
38.劉建明,王泰玄等(1993)。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03。
39.劉貞利(2019)。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討。中華辭賦,000(006),P.119-120。
40.劉淑紅,王曉麗,洪文梅(201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小學教師培養模式的啟示。西北成人教育學報,(02),66-68。
41.潘華(2021)。感受詩詞魅力——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策略淺談。新課程,(40),160。
42.韓莎莎(2017)。小學古詩文的教學內容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師範大學,上海。
43.謝小慶(1998)。教育研究中定量方法的局限性。心理發展與教育,(01)。
44.Rejeh N&Vaismoradi M(2010).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of elective surgery patients on pain management.Nurs Health Sci,12(1),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