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學位論文庫
CITYU Theses & Dissertations
論文詳情
翁逸如
李洪江
法學院
法學碩士學位課程(中文學制)
碩士
2022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研究
Research on criminal law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大數據 ; 個人信息 ; 刑法
Big Data ; Personal Information ; Criminal Law
公開日期:30/5/2026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犯罪的手段和形式更加多樣,我國針對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存在著諸多困境,包括在立法上的規定不明確以及司法上的爭議等,刑法作爲法律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應當積極發揮其作用,在立法、司法多方面進行完善,與其他法律一齊共同構成個人信息保護體系。
本文主要希望通過相對系統的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研究,對於公民個人信息是否需要刑法保護、刑事立法上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是否完善、公民個人信息刑法保護是否過度、保護界限以及與其他法律如何銜接等問題,能夠給出一點回答,並根據對國内外關於個人信息刑法保護規定的探索,為上述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使個人信息保護在刑法領域的規制更完善。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means and forms of crime are more divers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our country's criminal law, including unclear legislative provisions and judicial disputes. Criminal law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In part, it should actively play its role, improve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in many aspects, and form a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system together with other laws.
This paper mainly hopes that through the relatively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criminal law, we ca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cluding whether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needs to be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 whether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criminal legislation is perfect, whether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criminal law is excessive, the boundaries of protection, and how to connect with other laws and other issue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criminal law,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questions, so as to make the regul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law more perfect.
2023
中文
53
致 謝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IV
第一章 緒 論 2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意義 3
1.3研究現狀 4
1.4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概述 12
2.1 大數據下的個人信息 12
2.2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必要性 17
2.3 我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演變 18
第三章 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法益分析 21
3.1 法益的判斷規則 21
3.2 個人信息之法益學說 23
3.3 個人信息之法益屬性分析 24
第四章 大數據下我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存在的困境 26
4.1 立法上的困境 26
4.2 司法上的困境 29
第五章 其他國家和地區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概況 35
5.1歐盟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概況 35
5.2美國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概況 35
5.3日本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概況 36
5.4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概況 37
5.5域外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模式對我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啟示 40
第六章 我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制度完善 42
6.1 立法上的完善 42
6.2 司法上的完善 46
參考文獻 50
作者簡歷 53
1. Edward J.K. (1999). Tort Restatement. Washington: Law Press.
2. Kong Lingjje.(2010).Data Protection and Trans border Data Flow in the European and
Global Context.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1( 2),441-456.
3. Maurice E. S, Allen P. G. (2016). Introduction: Big Data and Competition Poli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Prosser. (1981).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 London: West Publishing Co.
Schomerus,Bundesdatenschutzgesetz Kommentar,11. (2012)Auflage,Verlag C.H. Beck München.
5. 儲陳城.(2019).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與利用的刑法立場轉換——基于比較法視野的考察.中國刑事法雜志(05),48-62.
6. 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EB/OL].http://www.gov.cn.
7. 侯富強.(2015).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模式研究.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03),144-148.
8. 胡慶堂.(2019).論我國公民個人信息刑法保護之不足與完善. 法制與社會(28),17-19.
9. 江海洋.(20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超個人法益之提倡. 交大法學(03),139-155.
10. 李春芹 & 金慧明.(2010).淺論美國個人信息保護對中國的啟示——以行業自律為視角. 中國商界(02),303.
11. 李媛..(2019).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56.
12. 淩萍萍 & 焦冶.(2017).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法法益重析.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6),66-71.
13. 劉德良,(2008),論個人信息權的財產權保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14. 劉金瑞,(2017),個人信息與權利配置——個人信息自決權的反思和出路.北京:法律出版社.
15. 劉雙陽,李川.(2020).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法益刑法保護的應然轉向——以規制非法使用個人信息為重點.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5).
16. 劉憲權,何陽陽.(2022). 《個人信息保護法》視角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要件的調整.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 (01),141-208.
17. 劉艷紅.(2019).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益:個人法益及新型權利之確證——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為視角之分析. 中國刑事法雜志(05),19-33.
18. 倪蘊帷.(2019).隱私權在美國法中的理論演進與概念重構——基于情境脈絡完整性理論的分析及其對中國法的啟示. 政治與法律(10),149-161.
19. 歐陽本祺.(2021).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益重構:從私法權利回歸公法權利. 比較法研究(03),55-68.
20. 彭誠信.(2021).論個人信息的雙重法律屬性. 清華法學(06),78-97.
21. 齊愛民.(2012).私法視野下的信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26.
22. 曲新久.(2015).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超個人法益屬性. 人民檢察(11),5-9.
23. 石聚航.(20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嚴重”的法理重述. 法學研究(02),62-75.
24. 王灝晨.(2018).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對人工智慧發展的影響及啟示. 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17),20-22.
25. 王煌.(2019).論我國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06),56-59.
26. 王利明 & 丁曉東.(2021).論《個人信息保護法》的亮點、特色與適用. 法學家(06),1-16+191.
27. 王利明.(2012).論個人信息權在人格權法中的地位.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6),68-75+199-200.
28. 王利明.(2012).隱私權概念的再界定. 法學家(01),108-120+178.
29. 王肅之.(2017).被害人教義學核心原則的發展——基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益的反思. 政治與法律(10),27-38.
30. 王肅之.(2017).被害人教義學核心原則的發展——基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益的反思. 政治與法律(10),27-38.
31. 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强,译.(2004).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
32. 肖雅菁 & 郭旨龍.(2021).刑民銜接視角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範重構.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5),107-114.
33. 徐博強 & 陳玉倫.(2022).《個人信息保護法》背景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范重構.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09),39-42.
34. 楊君琳.(2021).論北斗時代的個人位置信息法律保護. 法學雜志(02),34-45.
35. 張勇 & 江奧立.(20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的信息數量及認定規則.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 叢)(01),21-28.
36. 張玉潔 & 李佳文.(2020).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保護機制研究. 政法學刊(03),59-68.
37. 趙秉志.(2014).公民個人信息刑法保護問題研究.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01),117-127.
38. 趙磊.(2013).發達國家個人信息保護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大慶社會科學(03),87-88.
39. 鄭旭江.(20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述與評——以《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視角. 法律適用(07),30-35.
40. 周光權.(2021).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行為對象. 清華法學(03),25-40.
41. 周光權.(2021).委托處理個人信息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結合《個人信息保護法》第21條的分析. 環球法律評論(06),23-39.
42. 朱珊珊 & 王建學.(2020).臺灣地區特種個人資料的刑法保護及啟示. 臺灣研究集刊(04),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