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學位論文庫
CITYU Theses & Dissertations
論文詳情
黎振榮
范雪珂
法學院
法學碩士學位課程(中文學制)
碩士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除罪化探究
Exploring the Decriminalization of Voluntary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in Macau
生育自主權 ; 自願中斷懷孕 ; 除罪化 ; 女權主義
Reproductive autonomy ; voluntary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 decriminalization ; feminism
公開日期:17/6/2028
懷孕通常被視為一種令人歡欣的生活事件,因為它象徵著新生命的誕生和無限的可能性。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此持相同看法。實際上,孕育過程本身可能對女性的身體健康構成潛在風險,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威脅到生命。胎兒的出生不僅會影響女性的未來生活軌跡,還可能使她陷入更加弱勢的社會地位。對於那些未經女性自願的懷孕,這種情況可能給女性帶來身心上的沉重負擔。未婚媽媽更可能面臨社會的偏見和額外的生活困境。因此,剝奪女性自主決定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不僅會損害其身心健康,還可能使她陷入更深的絕望。
懷孕之自願中斷(墮胎)作為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涉及女性生育自主權、胎兒生命權以及社會倫理等多重層面。本文以澳門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現行法律中將“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入刑的合理性與必要性。通過分析《刑法典》第136條及第59/95/M號法令,結合國際人權標準(如《消除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和比較法經驗(如日本、德國及加拿大),本文主張女性生育自主權應被視為基本人權,需受憲法保護。研究發現,澳門現行墮胎罪規範因未能有效遏制墮胎行為、反而增加女性健康風險,且與實質平等原則相悖,顯示刑事化政策的局限性。基於此,本文建議廢除第59/95/M號法令,修訂《刑法典》,並參考日本《母體保護法》制定配套規範,推行有限開放與部分管制的模式,確保女性在安全、可控環境中行使選擇權,同時平衡胎兒潛在權益與母體健康需求。
Pregnancy is often regarded as a joyous life event, symbolizing the birth of new life and boundless possibilities. However, not everyone shares this view. In reality, the process of pregnancy itself may pos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to women, and in some cases, even threaten their lives. The birth of a child can impact a woman’s future life trajectory and may place her in a more vulnerable social position. For pregnancies that are not voluntarily chosen by the woman, this situation can impose a significant physical and mental burden. Unmarried mothers, in particular, are more likely to face societal prejudice and additional life challenges. Therefore, depriving women of the right to autonomously decide whether to continue a pregnancy not only harms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ut may also plunge them into deeper despair.
The voluntary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abortion) remains a highly contentious issue, involving women’s reproductive autonomy, fetal rights, and societal ethics on multiple levels. This paper takes Macau as its research subject, exploring 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of criminalizing the “voluntary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under its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By analyzing Article 136 of the Penal Code and Decree No. 59/95/M, alongsid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standards (e.g.,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and comparative legal experiences (e.g., Japan, Germany, and Canad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omen’s reproductive autonomy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deserving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Macau’s current abortion laws fail to effectively deter abortion, instead increasing health risks for women, and contradict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equality, revealing the limitations of criminalization.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repeal of Decree No. 59/95/M, amendments to the Penal C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regulations inspired by Japan’s Maternal Protection Law, adopting a model of limited liberalization with partial control. This approach would ensure women can exercise their choices in a safe and controlled environment while balancing fetal potential rights with maternal health needs.
2025
中文
93
致 謝 I
摘 要 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 論 1
1.1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
1.2 研究現狀及分析 2
1.3 國內研究綜述 3
1.3.1 國外研究綜述 3
1.3.2 澳門與葡萄牙研究綜述 7
1.4 研究內容 10
1.5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生命權與墮胎權的爭議 11
2.1 生命權的主張 12
2.1.1 宗教對於生命權之觀點 12
2.1.2 生命起點的爭論 15
2.2 婦女選擇權的主張 17
2.2.1 隱私權 20
2.2.2 平等權 23
2.3 支持和反對意見的比較 28
第三章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法律現狀及困境 33
3.1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入刑的歷史 33
3.2 《澳門刑法典》規範墮胎的條文 34
3.2.1 墮胎罪 34
3.2.2 第59/95/M號法令《自願中斷懷孕的法律制度》的現狀 37
3.3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法律的困境 41
第四章 法律適用的現狀及社會背景 43
4.1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 入刑數據 43
4.2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 入刑帶來的社會問題 45
4.3 懷孕之自願中斷為女性帶來心理的問題 46
第五章 “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之比較法研究 48
5.1 德國法 49
5.2 日本法 50
5.3 墮胎合法國家-加拿大 52
第六章 “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除罪化的理由 55
6.1 “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除罪化的可行性 56
6.1.1 胎兒利益的保護無一致以刑法作為保護手段 56
6.1.2 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並非完全是社會上無法忍受的不法行為 58
6.1.3 生育自主權是基本人權應該受到保護 60
6.1.4 “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入刑有違實質平等 62
6.1.5 澳門具條件實現“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除罪化 64
6.2 從刑事立法的原則探討“懷孕之自願中斷行為”除罪化的必要性 66
6.2.1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罪的法律規範與現實挑戰 68
6.2.2 保障女性自主權的迫切需求 69
6.2.3 胎兒權益與女性權益的平衡需求 71
6.2.4 生命權相對性與法律適應性的矛盾 73
6.2.5 多層面需求的綜合考量與具體路徑 75
第七章 結論及建議 78
7.1 全球懷孕之自願中斷合法化的趨勢的澳門的立場 78
7.2 懷孕之自願中斷的本質:宗教、道德與法律的交織 79
7.3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法律的反思與修訂方向 80
7.4 澳門懷孕之自願中斷法律的修法建議 82
7.4.1 立法政策的立場確立 82
7.4.2 有限開放與部分管制的折衷模式 83
7.4.3 《刑法典》與墮胎罪的修訂建議 84
7.4.4 借鑒日本經驗:制定澳門的母體保護法 84
參考文獻 87
作者簡歷 93
1. 邱仁宗著(1998)。《生死之間-道德難題與生命倫理》。
2. The lancet(2018).Abortion:access and safety worldwide.
3. 懷亞特(2004)。毛立德譯。《人命關天:廿一世紀醫學倫理大挑戰》。
4. 斯托德((2009)。劉良淑譯。《C型觀點》,429。
5. John T.Noonan, Jr(1977).“An Almost Absolute Value In History”. Ethical Issues in Modern Medicine,429.
6. Griswold v. Connecticut(1965),381 U.S.479.
7. 朱迪絲.貝爾(2000)。官曉薇、高培垣譯。法律之前的女性。商周出版。
8. O’Donnell, K. (2017). Breaking the silence: Women’s storie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 in Irish abortion rights.
9. Wollstonecraft, M. (1792).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 London, United Kingdom: Joseph Johnson.
10. Warren, M. A. (1998). On the moral and legal status of abortion. In T. L. Beauchamp & L. Walters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bioethics.
11. Roger Scruton(1999)。陳中和。斯賓諾莎,麥田出版公司。
12. 羅納德.貝爾(2002)。郭貞伶、陳雅汝譯。生命的自主權(Life’s Dominion)。商周出版。
13. Ronald M.Green(2002)。黃榮棋譯。醫療複制的道德考量。科學人中文版。
14. 王宗堯(1992)。當代問題與基督教思想。永望文化公司。
15. 王皇玉(2008)。墮胎行為胎兒未死亡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
16. 王皇玉(2011)。刑法上的生命、醫療與死亡。
17. 王皇玉(2011)。論墮胎罪,刑法上的生命、死亡與醫。丞法數位文化出版。
18. 王崇堯(1992)。當代問題與基督教思想。永望文化公司。
19. 王澤鑑(2007)。人格權保課的課題與具體展望-人格權的具體化與保護範圍-隱私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20. 甘添貴(1999)。體系刑法各論第一卷。自刊。
21.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全球墮胎:不安全墮胎與孕產婦死亡。
22. 成令方(2020)。心跳法案?人工流產標準的擇定。月旦醫事法報告。
23. 西田典之(2012)。王昭武、劉明祥譯。《日本刑法各論》。
24. 何志輝(2018)。澳門刑事法:制度流與文本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5. 呂秀蓮(1975)。誰殺了他?-墮胎應該合法。法律世界。
26. 李立如、陳昭元、顏厥安、謝世民。麥金儂的平等理論-跨國與跨學科觀點的對話。研討會會議記錄。月旦法學雜誌。
27. 李震山(1987)。論生命科技與生命尊嚴。刊於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憲法篇。三民書局。
28. 李震山(1988)。從生命權與自決權之關係論生前預囑與安寧照護之法律問題。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29. 李震山(2008)。從憲法保障生命權及人性尊嚴之觀點論人工生殖。
30. 阮嘉敏(2022)。澳門墮胎非罪化研究。
31. 周汪蘭(2020) 。女性墮胎權與胎兒生命權研究。長春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2. 林山田(2000)。刑法各罪論。自刊。
33. 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上冊。增訂十版。
34. 林正弘(1969)。墮胎的道德問題。鵝湖月刊。
35. 林忠義(2015)。從胚胎法律地位談胚胎植入數目。軍法專刊第61卷第3期。
36. 林震山(1995)。從憲法保障生命權及人性尊嚴之觀點論人工生殖。月旦法學雜誌。
37. 林翰緯(2004)。由女性主義法學檢視我國墮胎法律制度。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邱仁宗(1988)。生死之間—道德難題與生命倫理。中華書局。在「猶太聖法經傳」中,胎兒被認為是母親的一部份,不是獨立的實體。
39. 前田雅英(1989)。董璠輿譯。日本刑法各論。五南圖書公司。
40. 洪祖培(1976)。生與死之醫學觀。醫事法學。
41. 英國女性主義者,一七八六年出版《女兒的教育思想》一書,強調兩性教育平等的觀念。她的最重要著作《女權辯》,提倡男女平等,成為女性主義的重要經典。
42. 孫振青(1982)。倫理問題探索:論墮胎的道德性與合法性。東吳哲傳習錄。
43. 徐愛國(2019)羅伊案所記載的墮胎法律史[N] 。人民法院報。
44. 張志明(1988)。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墮胎判決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45. 張志明(1988)。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墮胎判決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張麗卿(2019)。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
47. 郭旭崧、莊人祥(1986)。山城杏話。合記出版社。
48. 郭自力(2002)。生物醫學的法律和倫理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
49. 陳受娥(1986)。憲法對未出生胎兒的保護。
50. 陳宜倩(2013)。尊重生命尊嚴、墮胎權與女性人權之論述生產與社會變革:美國最高法院Gonzales v. Carhart一案評析。歐美研究。
51. 陳昭元(2013)。就是女性主義。台灣法學。
52. 陳昭如(2016)。從義務到權利:新舊母性主義下母性保護制度的轉向與重構。台大法學論叢。
53. 陳美華(1985)。婦女墮胎權-論露對威德案。東吳政治學報。
54. 雷勃(1975)。墮胎法案與試管嬰兒。醫事法學。
55. 廖元豪(2008)。平等權第一講憲法平等權之意義。月旦法學教室。
56. 廖元豪(2008)。平等權第一講憲法平等權之意義。月旦法學教室。
57. 趙國強(2013)。澳門刑法各論上。
58.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女書文化公司。
59. 澳門檢察院網站之統計資料,由2015年度至2022年度檢察院刑事案件立案及控訴罪名分類統計表。
60. 蘇朝榮(1975) 。墮胎?非耶? 。醫事法學。
61. 澳門教會致力在世俗主義浪潮中維護生命http://china.ucanews.com/2022/06/10/。
62. 澳門教區維護生命系列辦反墮胎電影欣賞https://china.ucanews.com/2022/05/12/%E6%BE%B3%E9%96%80%E6%95%99%E5%8D%80%E7%B6%AD%E8%AD%B7%E7%94%9F%E5%91%BD%E7%B3%BB%E5%88%97%E8%BE%A6%E5%8F%8D%E5%A2%AE%E8%83%8E%E9%9B%BB%E5%BD%B1%E6%AC%A3%E8%B3%9E/。
63. 澳門力報,2022年5月16日,http://www.exmoo.com。
64. 香港01,2016年2月17日,http://www.hk01.com
65. 今日時事,2018年6月3日,http://cyberctm.com
66. 新華網,加拿大為何沒有保護障墮胎權的法律,2022年6月29日。
67. 中國時報,91年9月11日,10版,「雨林過勞的女人」專題。
68. 明報,人工流產雖合法墮胎仍不易部分省資助設限偏遠區缺服務,2019年5月19日。
69. 澳門檢察院網站之統計資料,由2015年度至2022年度檢察院刑事案件立案及控訴罪名分類統計表。
70. 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公約第22號一般性建議(2016年) 。
71. 第3/2001號行政長官公告
72. 第二十屆會議(1999)第24號一般性建議:《公約》第12條(婦女和保健)。